鋼管行業始終在社會上處于一個波動不斷的行業,就像近期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,天津鋼管廠行業悲觀情緒蔓延,企業普遍面臨經營壓力。在持續的資金打壓之下,鐵礦石期貨費用已經逼近500元/噸關口,螺紋鋼期貨費用也不斷刷新上市以來的新低。回顧2015年年報觀點,有與預判相一致的地方,比如費用的下移以及遠期貼水費用結構出現;也有超出此前預期的地方,比如,黑色產業鏈品種全年處于持續探底行情。2015年,從市場衍化的邏輯來看,上半年以鐵礦石為主線—全球主要鐵礦石生產商的產量急劇增加打破供需平衡;下半年則聚焦需求—盡管政府出臺一系列穩增長的政策,但新增需求難以消化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放緩的壓力,期望中的旺季行情破滅,鋼市提前入冬。
去年有部分企業由于資金鏈的壓力和經營不善,在2015年出現了嚴重的資金問題,不少企業退出市場,出現了分化的局面。而隨著礦價和鋼價的聯動,“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份,由于鋼價下跌,礦價穩定,使天津鋼管廠虧損面擴大”,預計2016年鋼鐵企業盈利分化的局面仍將明顯,部分民營鋼鐵企業資金問題將繼續發酵。鋼鐵行業步入微利時代毋庸置疑,但相對于2014年,2015年鋼廠的盈利狀況略有好轉。因此,行業“寒而不痛”,結構調整進程緩慢。預計螺紋鋼與鐵礦石比價有望進一步走高,投資者可尋找套利交易機會。另外,鐵礦石供應增量在2016年一季度進一步釋放,費用有望進一步向邊際成本靠近,建議提前布局。
新常態下“去產能”勢在必行。但同時,在管理層底線思維之下,“去產能”無法一蹴而就。天津鋼管廠產能過剩的核心源于總需求的退潮。當經濟總需求處于上升周期時,供不應求使得企業的盈利能力上升和庫存下降,對未來樂觀預期導致企業紛紛追加投資和擴張產能。因此,當外需從漲潮到退潮,房地產新開工長周期下降和債務擴張空間開始受限,重工業產能過剩矛盾開始凸顯。此外,體制缺陷加劇了產能過剩。一些屬于落后淘汰產業的項目,因其能夠帶動當地經濟增長,甚至可獲得地方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,造成了全局層面更加嚴重的產能過剩。鋼鐵行業是產能過剩的重災區,過剩產能的出清過程將維持較長時間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如果需求端不出現戲劇性的變化,鋼材期現費用難言見底。天津鋼管廠需要適應鋼材費用長期處于“2”時代的新常態。從數據來看,盡管鋼鐵產量持續高企,行業景氣度低迷,但進入消費旺季之后的去庫存過程是比較正常的。從庫存角度來看,目前天津鋼管廠供需基本處于弱平衡狀態,但是,我們應該考慮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:一是對于鐵礦石后期增量的預期;二是鋼廠、貿易商的資金壓力等。因此,目前的熊市之下,不能過分強調庫存指標的指導意義。 |